(本网讯)7月1日,千亿手机版app,千亿(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15人赴黄窑村开展四史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明芳,教研部主任、课程负责人副教授张敏带队。
师生们首先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摘花椒劳动实践,黄窑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满年就花椒的种植、采摘、维护和用途等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课。
![](/__local/8/CA/00/69DBD376BA0E01138EA42F8E1C0_0215CA1E_12500.jpg)
以此为依托,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了一场开在劳动现场的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师生们随后来到农户陈平顺家中回访慰问,送去了米面油。通过走访交流,同学们对推动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色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张丹说:“从努力坚韧、辛勤劳作的陈平顺身上,我更为深切地领悟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谛。”
![](/__local/0/08/9A/4C63FD9736F76EE7C98BD7BBFDD_B088662B_14052.jpg)
参观考察途中,我校驻村干部王佑锋介绍了学校师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在黄窑村建成了智慧养殖场的情况,使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扶智、扶志、扶技”的西工元素和高校力量。置身于黄窑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街道及“最美庭院”,同学们纷纷感慨于农村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善。学生陈璐说:“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秉持人民至上伟大品格的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好美丽中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王博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争做复兴先锋,在青春的赛道上踔厉奋发,勇于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之后,村委会和我校签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以及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挂牌建设。
![](/__local/C/50/3C/23903E3D69125EE3AA1F8921993_ECBDD4E9_10E0E.jpg)
揭牌仪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朱颖讲述了“小岗村的故事微党课”,为村干部、党员代表和农户代表送上了一堂家门口的乡村党建学堂。黄窑村监委会主任、花椒种植大户马保民说:“小岗村的故事振奋人心,在党的带领下,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__local/3/7D/FA/9D4ED303C7B04E50FD2DDFC77C9_D5225CF7_77E3.jpg)
课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学生杨阳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通过回顾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历程,实地到黄窑村进行考察,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乡村的巨大变化,更加坚定了要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__local/4/67/3C/44F90319B741CC83EB2B97927B0_CB4C6B2B_12A31.jpg)
“大思政课要善用之”“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打造出一堂堂入脑入心的大思政课,开展好一场场培根铸魂的主题思政实践教育,在思政课程和大学生思政工作有机融合中,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新篇章。
文:李明芳 图:张敏 沈华 张丹 审核:李晓彤 编辑:杨笑